诗迪 官方网站

http://shidi.zxart.cn/

诗迪

诗迪

粉丝:417217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Angelique ShiDi(诗迪),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珠宝协会理事。于2004年获得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诗迪:用色彩传递想象

    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五层展厅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色彩强烈的大画——这些充斥着黄、绿、蓝、紫等五彩斑斓的绘画,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宇宙、海洋、草地等各种自然景观。在博物馆的七层,“天水无居·五洲同源——纪念上海世博3周年暨诗迪艺术展”正在展出。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程参与者,艺术家诗迪用“致富春山居图”“记忆五洲”“冥想宇宙”3个系列数十幅作品,表达了她对世博精神的感悟。

    诗迪的画作给人最突出的特点是热情奔放和浪漫冥想。与其说她的绘画是抽象的,倒不如说更偏于意象,因为虽然其中有一些抽象的元素,但从其色彩、线条的流动状态来看,却更多拥有一种知性感。同时,诗迪的作品还常常伴有大块大块的空白,就像中国画的留白。“我喜欢在每一张作品中留下各种小小的空隙,这种空隙让作品继续生长的时候多一点空间,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空间就是作品的眼睛。”诗迪说。

    洗掉痕迹的自由创造

    诗迪并没有进过正统的艺术学院,但她的几位绘画老师却都是中国艺术界响当当的人物——许江、范迪安、潘公凯。许江教她油画,潘公凯教国画,范迪安教艺术史,但诗迪的绘画却与几位老师的风格相去甚远。老师们教给她许多艺术的技巧和观点,但她却常常把它们重新“洗掉”,而老师们对这种“洗掉”也是极肯定的。

    许江是诗迪学画之初的老师。“我当时想,这样一个个性特别强烈的学生不可以过多地雕琢。她的画画不能有太过分的要求,就好像画樱桃,不要求能够把樱桃画得像,只要求能够把樱桃的气息给画出来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表现这个气息是更难的,那才是境界,我们真的没有想到她找到了水性材料非常特殊的工序。”许江说,“诗迪的生活经历可谓颠沛,她很小就在世界不同地区奔波,之后又数年香港,数年巴黎。半个地球,她居无定所,却天真依旧。她曾修宝石学,千古玉石,珠光宝气,养就双眼,却难留其心。后来重归于艺,先得老先生们的点拨,后美院诸师调教,最后于水彩上手。”

    从画面来看,诗迪的绘画确实与学院派有很大不同,她似乎更随机、随意和随性,几乎完全是在自由创造。有着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的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说,很多美术学院的学生从本科到硕士,有些人甚至“不会画画”,而诗迪虽然没经过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却画得很好,这值得思考。“很早的时候,许江老师就规定我不准随便看画作,他怕我被‘污染’,因为人尚小,缺乏定力,会承受不了。他时常提醒我,什么样的作品该看,什么样的书该读。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老师了。”诗迪说。

    跨越时空的“毕加索前院”

    早在2004年, 由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的“天水无居·诗迪作品巡回展”便漂洋过海到法国展出,向欧洲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兼采中西而青出于蓝的独特魅力,成为中欧人文交流中的一叶扁舟。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吴海龙大使如此评价诗迪:诗迪的画用斑斓的色彩挥洒对大千世界的瑰丽想象,用空灵的心性表达对芸芸万物的真诚礼赞,既随性洒脱,又不失细腻纤巧。她的画有的宛若一首清新隽永的诗歌,有的犹如一支优美动人的乐曲,有的如江河奔流,纵横自如,有的似星河灿烂,气象万千。她的画形在画内,神在画外,不仅需要用视觉观赏,更需要用心灵体悟。

    出生于富春江畔的诗迪曾很长时间生活在巴黎的塞纳河畔,这一江一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和一代代艺术大家,也同样赋予了诗迪作品中的繁花似锦和深谷幽兰。诗迪在塞纳河畔的房子被朋友们戏称为“毕加索前院”,因为毕加索曾在她后面的房子里住过18年,而且他的几幅代表作都产生于此。“我只要下楼一拐弯儿就到了他的院子里。”诗迪说,“清晨打开窗户的时候我会欣喜,因为塞纳河的风总是要吹过我家的窗户,才能进入他的后院。每次我去买菜的时候,经过他家大门,总会情不自禁停下脚步站在那里。日复一日,我踩过小街的每一块石头,常常猜想毕加索在这里走过多少次?踩着他走过的路,仿佛能感受到他那时的所思所想……”

    宝石与绘画的对话

    谈起艺术,诗迪说自己最初的艺术行为是小时候到江边捡小卵石,怕它们寂寞,每天上学时还会带上不同的小石头。后来,为了捡更多的小卵石,诗迪请邻居奶奶做了副褡裢,披挂在自家小花狗的背上,让它帮忙运回家。“小花狗从不拒绝往褡裢的袋子装小卵石,总是不声不吭地让我装个够。它是我艺术最初的追随者!”

    上世纪90年代末,诗迪走进了GIA美国宝石学院,它不仅是美国第一所宝石学校,同时也是全球珠宝业最受推崇、最被认同的珠宝、钻石鉴定机构。“在宝石学院的实验室里,每天迎来送往着各大洲的各种宝石。当这么多宝石和宝石重逢、相处,或者相互匆匆而过时,我似乎能感受到它们也在寻找着属于它们的那些伙伴,同时,它们也在寻找着曾经和它们一起生活过的来自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们。”诗迪说,每天看着各种已经生长了几亿年、几十亿年的生命,并被它们的气息所笼罩,她不由自主地便会把这种气息游走在绘画中。于是,她便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各种宝石微晶融入到颜料中,使之进入画面,这也是她与宇宙对话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们既具有母体的纯粹和星光的灿烂,同时还拥有小卵石的朴实和坚韧。”诗迪说。

    除绘画外,诗迪还是一位独具个性的写作者,她的新书《天水无居、冥想宇宙——冥想的艺术与艺术的冥想》在画展开幕式上首发。这套书囊括近200篇短文,融入了她作为艺术家的人生体验、心路历程,文字充满灵性,引人品味,既有女性艺术家的独特敏锐视角,也能看出诗迪的人文情怀。(来源:中国文化网)